化学竞赛论文2300字_化学竞赛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导读:写作化学竞赛论文2300字_化学竞赛毕业论文一直以来都是毕业生们最为头疼的一件事情,但是却又是不得不为之的经历,因此很多人为了撰写论文都是费尽心思,本论文分类为理科毕业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几篇化学竞赛论文2300字_化学竞赛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借鉴参考。
化学竞赛论文2300字(一):开展大学生化学竞赛促进教学效果论文
摘要:天津市大学生化学竞赛作为天津市教委组织主办的化学类竞赛,每年天津市各大高校都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该大赛专业性强、知识覆盖面宽,对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综合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学生通过竞赛的学习和锻炼,四大化学的知识得到了巩固,理论水平明显得到提升,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也显著增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化学类本科教学改革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化学竞赛;创新思维;学习兴趣;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课程是各高等院校化学、化工、材料、生物、环境等理工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目标是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思维、科学的分析方法和科学的计算能力,同时也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奠定基础[1]。为了验证教学成果,进一步提升化学本科教学改革,2015年由天津市教委主办,天津工业大学和天津师范大学共同承办了第一届天津市大学生化学竞赛。以后每年参与该项比赛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至2018年,由市教委主办、天津工业大学承办的天津市大学生化学竞赛,参赛学生近8000人。包含了化学专业、化工专业、材料等专业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天津市大学生化学竞赛是天津市唯一化学类市级学科竞赛,包括理论知识个人赛、综合技能团队赛和实验技能比赛。该竞赛给天津市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学习水平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平台,也能检验教学成果和推进化学类课程的改革。
一、化学竞赛的特点
2013年,面向天津市举办了天津市大学生化学知识与应用技能大赛;2015年,与天津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合并,创办了天津市大学生化学竞赛。把单纯的理论知识运用考核、实验操作两项赛事合并到一起,综合考察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其中理论知识个人赛主要考察基础理论知识;实验技能竞赛考察的是学生实验操作规范程度、熟练程度;而综合技能团队赛是以当前的热点问题为题目(如节能、环保),开放式的问题,同学们要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课外知识,自主设计、修改、完善并写出最终能的解决方案,并通过演讲的方式展示出如何解决问题、该方案有何优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化学竞赛的意义
目前,国内化学类的竞赛有许多(如:国家级,省市级),大多数的竞赛只局限少数学生参与,而天津市大学生化学竞赛吸引了天津市化学相关专业的大多数学生参与,如此多的受益学生,使得该项赛事受到天津市内高校的普遍重视。而该项赛事对化学的教学效果及教学改革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学生能力的提升也有明显的效果[2]。
(一)化学竞赛促进四大化学教学改革
该竞赛综合性强,覆盖面广,涵盖了四大化学的内容。既有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实验操作,又有基础理论的延伸,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因而通过分析近年化学竞赛的得分情况,可以摸清学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掌握的情况,从而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授课。近几年的数据分析情况显示:学生在实践环节相对薄弱,为此,我们加大了实验教学的力度,在理论教学中也更多的引入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在实验教学中,建立和形成了培养学生既掌握现代化学实验技能,又具有创新思维的“课内课外、三层次”相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从近几年的教学效果来看,化学竞赛促进了四大化学课程的改革,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化学竞赛的许多题目紧紧围绕科学技术的发展,让学生身临其境科学前沿。作为在专业及课程的建设中有着重要地位的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水平关系着本科教学质量的高低。化学实验教学定位是“以人为本,培养兴趣,夯实基础,服务专业,教研相长,改革创新”。针对各专业对基础化学实验的具体要求,从训练学生实验基本技能到培养兴趣和创新意识,规划和确立课内实验,包括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在实验教学中,注意实验内容的绿色化、小型化和前沿化,如“化学平衡常数与分配系数测定”需要用到四氯化碳(高毒用量大),后經教研室研究用“氨基甲酸铵分解平衡常数测定”(低毒用量小);实验教学方法上,始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学方针,以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提升学生实验操作的兴趣;高度重视化学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对学生实行化学实验室准入制度,由指导教师对所有学生进行针对性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学生方可进行实验。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能力
在单独学习每门课程时,更多的是停留在课程本身的知识点,较少关注到知识点本身所蕴含的方法、基础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也缺少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在赛前,学生通过复习所学的四大化学内容,能够深入的领会各门课程的精髓,并把四大化学融会贯通,最终把这些知识点运用在实践中。这也符合国家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要求。首先,通过理论知识竞赛巩固和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而实验技能竞赛是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让学生学会了仪器操作、数据处理及分析、实验室安全等。而综合技能团队赛突出强调学生自主设计并完成开放式题目,这类综合性题目需要学生有宽广的知识面,尤其是不同学科间学生的协作,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通过化学竞赛促进了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兴趣,促进培养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的人才。
化学竞赛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探索学科竞赛培养策略提升高中化学竞赛能力论文
摘要:化学竞赛是一种课外科普活动,是高中课内化学教育的补充和发展,我国著名竞赛教育专家段运连指出:竞赛培训应牢牢抓住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本文探索了适于区县高中生化学竞赛能力培养方案、途径和模式。其特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突出教师的主导与调整作用,教师引导、监督、评价;重视学法指导和学习计划;重视以知识为载体,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竞争意识,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化学竞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施方案
一、国内名校几种代表性培养模式
目前国内知名代表有:一是湖南师大附中模式—化学班,在高一开始选拔化学方面有潜质、资优的选手组建化学竞赛小班(20人左右),这种模式在选手的选拔、教育、培养等方面有很大优势,做到因材施教。二是江苏启东中学—导师制,这种模式本着全面发展+特长的方针,把整体优秀而化学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吸收竞赛团体,结合学生个人特点指定一名竞赛辅导老师作导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有利于特长生的重点培养。三是武汉二中—理科实验班模式,开学前,选拔30名优生分别组建数理班和化生班,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知识比较系统牢固。
二、实践“学生主体,自主学习为主线”的竞赛培训方案
(一)科学选拔化学尖子生,成立竞赛学习共同体
化学竞赛培训的组织形式通常有3种:奥赛班式、集中式、个别式。依据我校优生较少的实际情况,适于分散集中式。在尊重学生自愿,征求家长意见前提下,高一开始挑选15人左右化学尖子生组建课外奥赛小班,科学分成若干学习合作小组,专人负责管理。每周固定两次时间、固定场所,对所有选手集中授课辅导。几位老师分工负责相应知识板块专题,利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培训辅导。在培训过程中可以适当淘汰和补充人选。
选拔原则:
1、各科成绩优良,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学有余力、有较强的学习力、智力。
2、对化学兴趣浓厚,对学习目标有恒心毅力,才能突出,有强烈责任感。
(二)建构合理、有序的竞赛知识体系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通过新旧知识,双向反复的相互作用而建构出新的理解,即新知识的同化,原认知结构的顺应。一个良好的认知结构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特征。从我校教学实际出发,学生化学竞赛知识体系的建构应遵循如下原则:①以高中化学教科书体系为主序,在此基础上,按照知识单元体系拓宽加深大学相关内容。②最基本的原理、概念先行,掌握化学科基本结构和基础知识③将知识分类、分专题线索化,把零散知识点串成线、结成网、延伸成体,促进知识的结构化、概括化。以自主学习加专题讲座形式补充完成大学无机化学内容、有机化学内容等板块内容。
高二下期后半期:系统梳理竞赛知识点,综合摸拟训练,提高应试技巧。
按竞赛要求将大学内容分为3大知识板块,由3个小组分别负责设计具体的自主学习课时计划、专题教学案和培训学生任务。两年的时间,学生不仅要完成高中课程,还要深入学习大学化学达奥赛要求,任务艰巨,一定要规划好时间,分段进行,各个击破。
(三)实施“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自主学习为主线,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培训模式。
依据全国化学竞赛特点,借鉴江苏、四川等地经验,结合我校实际,初步建构如下培训实施流程图。
自主学习贯穿培训始终,其余环节穿插其中,具体操作环节要领:
1、激发内在动机,使学生想学、坚持学
培训开始阶段,教师介绍竞赛目标、要求、特点、培训的意义、程序,介绍以往学生的成绩和经验,树立榜样,同时获得学生的认可与信任;帮助学生打破消极等待的心理惰性,树立较高层次的明确目标和学好化学竞赛的良好愿望;教学上循序渐进,适应学生能力水平,不宜过快过难。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2、实施学习计划管理,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指导指定学生自主学习计划,包括整体计划、月计划、每周的详细计划。使学生明确阶段性学习内容、重点、期限和任务。他们既能科学支配时间,紧张有序学习,又给他们充分自主。要求做好阅读笔记,记笔记能增进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再组合和整合,加深理解,同时利于学生自我反思和教师检查自学情况。教会学生学习和元认知策略,使学生会学习,独立高效学习。
3、集中合作交流,及时指导答疑
竞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融入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交流,学生间的思维、智慧共享,能使问题得到创造性解决。利用课余时间集中竞赛小组开展组内、组间交流,对自学重点难点问题、解题的思路方法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及时指导、答疑,减少学生自学障碍。
4、定期专题讲座和单元检测
学生每自学完一个单元,教师作一次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对重难点进行归纳总结和拓展,指导学生把知识概括化、系统化,建立良好认知结构。单元小测验以掌握竞赛要求的知识为主适当提高,检验阶段性学习效果。